梦空间 发表于 2013-7-2 14:47:17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假设你自愿参加耶鲁大学一个名为“学习和记忆研究”心理学实验(实际上,实验的真正目的是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到实验室后,研究者让你与另一个参加者(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结成一对,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向你们俩解释到: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实验要求你们其中一人扮演学习者,记忆一些成对的词汇;另一人扮演教师,检查学习者的记忆效果。你们俩扮演何种角色,由抽签决定(实际上,你一定是扮演教师的角色)。研究者(耶鲁大学一著名研究室的科学家)把你们俩领到一个“电击器”前,“电击器”的仪器控制板上一字排开共有30个开关,电压最低的开关为15伏(下面标有“轻微电击”的记号),然后依开关的顺序电压逐渐升高到中度电击,一直升到标有“危险、强电击”(450伏)。学习者被绑到电椅上,并接上连接电击器的导线(实际上,没有通电)。研究者要求,实验时,每当“学习者”回答错误时,教师即你就要按照实验者的命令按下开关、发出电击,而且电击强度一次要比一次大,直到学习中不再出现错误。

实验开始后,学习者答对了几次,但也答错了几次。每答错一次,你在研究者的命令下就依次按下一个开关,电击强度也依次增大。第五次电击的电压为75伏,你听到学习者开始哼哼,发出呻吟。在电压为150伏时,你听到学习者请求退出实验;180伏时,学习者喊着“再也不能忍受了”;300伏时,学习者大叫,说不会再参与这类实验了,并要求立即被释放;当电击强度接近标有“危险!超强电击”记号的时候,你听到学习者敲墙,并哀求出去。

现在,请你静静地想一下,如果你真的自愿参加了该实验,你会在电压到达多少伏时拒绝研究者的命令,停止电击?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要求40名精神病医生预测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他们估计大部分不会超过150伏。在他们的专业眼光看来,不到4%的被试在300伏时仍然能够保持服从,而只有大约0.1%的被试会坚持到450伏。

你的答案是多少呢?



大家可能都低估了情境的压力。
上述典型的实验环境下,尽管被试人中有些人需要实验者的一定督促,但大部分被试人——65%以上能继续发出电击直到最大电压!!

对于这一比例,你敢到震惊吧?!
   
    当然,上述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有一些因素影响了被试的服从程度比例:第一,被试人是自愿参加实验的,并且以为学习者也是自愿参加实验的,因而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避免实验的中断;第二,被试人是单独面对实验者的要求;第三,发出命令的权威人物是耶鲁大学著名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

因此,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对实验因素进行了改变,又做了一系列实验,发现电击到最大电压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差别很大。
当被试人与两个违抗实验者的教师一起参加实验时,完全服从的被试人降低到10%;
当把实验地点从耶鲁大学移到一幢破败的商业楼的办公室时,服从率仅为48%;
当发出命令的不是上述科学家,而是一名普通的助理时,完全服从的比例陡降到20%;
当实验者不与被试直接面对面,而是从另一房间用电话向被试发出命令时,完全服从的被试人的比率降至25%以下;
被试人离学习者的距离也是影响服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被试人离学习者越远,他们越愿意服从权威的命令。当被试者强迫性地把学习者的胳膊入在电击板下面时,服从率下降到30%,当能看到学习者时,服从率为40%,当只能听到学习者痛苦的声音时,服从率上升到62%。

当然,上述一系列实验中,始终有一些人,完全按照自己的准则和自我概念做出判断,不顾实验者的反复督促,选择了公开反对实验的行动,拒绝继续进行实验。

我们能做到吗?特别是面对权威时。

实验方法
  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寄出许多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旧校区中的一间地下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大约为2006年的$2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业至博士学位都有。
  参与者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并被告知自身将扮演“老师”的角色,以教导隔壁房间的另一位参与者——“学生”,然而学生事实上是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
  参与者将被告知,他被随机挑选为担任“老师”,并获得了一张“答案卷”。实验小组并向他说明隔壁被挑选为“学生”的参与者也拿到了一张“题目卷”。但事实上两张纸都是“答案卷”,而所有真正的参与者都是“老师”。“老师”和“学生”分处不同房间,他们不能看到对方,但能隔着墙壁以声音互相沟通。有一位参与者甚至被事先告知隔壁参与者患有心脏疾病。
  “老师”被给予一具据称从45伏特起跳的电击控制器,控制器连结至一具发电机,并被告知这具控制器能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老师”所取得的答案卷上列出了一些搭配好的单字,而“老师”的任务便是教导隔壁的“学生”。老师会逐一朗读这些单字配对给学生听,朗读完毕后老师会开始考试,每个单字配对会念出四个单字选项让学生作答,学生会按下按钮以指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对了,老师会继续测验其他单字。如果学生答错了,老师会对学生施以电击,每逢作答错误,电击的伏特数也会随之提升。
  参与者将相信,学生每次作答错误会真的遭到电击,但事实上并没有电击产生。在隔壁房间里,由实验人员所假冒的学生打开录音机,录音机会搭配着发电机的动作而播放预先录制的尖叫声,随着电击伏特数提升也会有更为惊人的尖叫声。当伏特数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假冒的学生会开始敲打墙壁,而在敲打墙壁数次后则会开始抱怨他患有心脏疾病。接下来当伏特数继续提升一定程度后,学生将会突然保持沉默,停止作答、并停止尖叫和其他反应。
   电压 “学生”的反应
  75 V 嘟囔
  120 V 痛叫
  150 V 说,他想退出试验
  200 V 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
  300 V 拒绝回答问题
  超过 330 V 静默
  到这时许多参与者都表现出希望暂停实验以检查学生的状况。许多参与者在到达135伏特时暂停,并质疑这次实验的目的。一些人在获得了他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请继续。
  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你继续进行是必要的。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三次后,实验才会停止。
结果
  米尔格拉姆为整个实验过程和其结果录制了纪录片,纪录片名便是服从,纪录片的正版拷贝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了。他接着与Harry From制作了5部一系列受到这次实验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影片。这些影片都可以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媒体中心找到。
  在进行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曾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了预测实验结果的测验,他们全都认为只有少数几个人—10分之1甚至是只有1%,会狠下心来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结果在米尔格拉姆的第一次实验中,百分之65(40人中超过27人)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最大的450伏特惩罚—尽管他们都表现出不太舒服;每个人都在伏特数到达某种程度时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一些人甚至说他们想退回实验的报酬。没有参与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坚持停止。后来米尔格拉姆自己以及许多全世界的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或有所差异的实验,但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为了证实这项实验,也有许多更改了架构的实验产生。
  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州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的Thomas Blass博士(也是米尔格拉姆的传记—《电醒全世界的人》的作者)在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得出了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结果,他发现无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每次实验都有一定比率的参与者愿意施加致命的伏特数,约在61%至66%之间。
对于实验结束时的情况所知不多,依据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回想,当时那些没有达到最高伏特数的参与者却也都没有坚持这项实验本身应该结束,也没有至隔壁房间探视“学生”,离开时也都没有询问实验人员的同意。
对实验的反应
  实验本身受到了关于在科学实验上的伦理质疑,因为这项实验对参与者施加了极度强烈的情感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以说是由他们本身自由操作所造成的),尽管这项实验带来了对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宝贵发现,许多现在的科学家会将这类实验视为是违反实验伦理的。
  米尔格拉姆则辩护道,之后的调查发现当时的参与者中有84%称他们感觉“高兴”或“非常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15%参与者选择中立态度(有92%的参与者做了事后的调查),之中许多人事后还向米尔格拉姆表达谢意。而且米尔格拉姆还不断接到这些前参与者想要再次协助他进行实验,甚至想加入他的研究团队。
  六年后(也就是越战规模最大的时期),其中一个前参与者与米尔格拉姆联系,表示为何他们会感觉“高兴”参与了这项实验:
  “1964年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的服从权力者行动时,很少人会意识到这点...请允许我这样认为,我被权力机关征召入伍,而这将会让我做出一些连我自己都会害怕的坏事. ... 如果我拒绝服兵役的良心申请(Conscientious Objector)不被权力机关所批准,我已经准备因此而去坐牢,这对我的良心而言是唯一的选择。我唯一的希望,是我那些同样被征召的夥伴们也能如此发挥他们的良心...”
  不过,实验的经验并不是对每个参与者都有终身的改变。许多参与者都没有依据现代的实验标准被告知细节,离去时的面谈也显示许多参与者看起来仍没有理解到这项实验的真实情况。
  实验所引起最主要的评论不在于实验方法的伦理争议,而在于实验所代表的意义。一位在1961年的耶鲁大学参与者在Jewish Currents杂志上写道,当他在担任“老师”的中途想要停止时,便是怀疑到“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美国民众会不会遵从命令违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一样”而这便是实验的初衷之一。米尔格拉姆在他《服从的危险》一书中便称:“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在实验室里所制造的使人服从权力的环境,与我们所痛责的纳粹时代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

飘灵儿 发表于 2013-7-2 14:52:10

为毛老子总也抢不到沙发?!!

让梦飞翔 发表于 2013-7-6 17:18:14

某日在去食堂的路上,听到一学弟向学妹表白:你能做我女朋友吗?学妹看了他一眼:不行。除非你搞到本校最帅学长的签名照。我悄悄拿出自己的彩色照片,签上自己名字,默默塞到学弟手里。

睡之精灵 发表于 2013-7-12 05:27:35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海豚的心事 发表于 2013-7-20 20:24:57

顶顶更健康

辉煌 发表于 2013-7-26 23:53:39

看了一遍原文,不懂;又看了一遍原文,还是不懂。再看了一遍原文,实在不懂。最后看了一遍回帖,懂了我为什么不懂……于是我懂了,人有时候要学会放弃。

小痕 发表于 2013-7-28 15:35:31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嘘·安静 发表于 2013-8-5 21:28:51

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545350596 发表于 2013-8-8 02:24:32

某日在去食堂的路上,听到一学弟向学妹表白:你能做我女朋友吗?学妹看了他一眼:不行。除非你搞到本校最帅学长的签名照。我悄悄拿出自己的彩色照片,签上自己名字,默默塞到学弟手里。

爱浪漫的 发表于 2013-8-13 10:05:17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