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2)
关于自我分析是否有用。我想讲两句话。第一句话,自我分析当然是可以的。第二句话呢是,自我分析不能替代被他人分析。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在自我分析时,如果你没有新经验进来,那就相当于自己和自己玩,这样就有可能一下子自己的某一个部分占上风,一下子自己的另外一个部分占上风,都不过是自己的某一个部分占上风而已。如果你找另外一个人分析的话,真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是你会从这个人身上获得一种新的经验,它会成为你的人格的新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提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这是我最近几年碰到的最有水平的问题。他说,在自我分析过程中有没有移情?我想了一天,脑袋都差点想破了,最后的答案就是,在自我分析中间,只有移情。所以,没有移情是不行的,因为只有移情,就没有新的经验的进入,或者说没有新的客体的内化。另外,还有同学问精神分析的发展主脉。我想讲讲整个心理治疗发展的主脉。几百年前,巫婆神汉-那是我们搞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祖宗。假如几百年之前大家跟他们学习的话,基本上就是学习占卜、口里念咒语啊,这个维持了非常长的时间。大家轻易不要否认这些东西的作用,有些东西真的是靠这些东西可以解决,它肯定是种治疗方法,只不过治疗方法稍微原始了一点。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以前会用科学的精神科的医生的所谓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但是最近我把自己的心情放得稍微中立了点。一个星期之前我有个经历,大家不要和其他人讲哦。在某一个城市讲课的时候,当地有个搞催眠的跟我讲,他间接地认识一个灵魂附体的女孩,说很神,问我要不要看一下。我说当然去啦。然后那天我们就到那个女孩的家里去了。我以前也经常去这样的地方,去干什么呢?去诊断一下那个人是否有精神分裂症,然后强行把他带走。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镖形大汉在我身边,带着医院里专门捆人的绳子去的。这样的事情不知搞过多少次了。但是这一次呢,把我的心态放得比较中立,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外面敲门,一个女的开门,当时把我吓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她满脸都是黑颜色的膜,大概是在做美容什么的。实际上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个子长得很高。我进去的时候心还在咚咚咚地跳。我算的内容就……只跟大家说一点,帮我算完的时候把我的小包一看,她问这里面有照相机吗?然后我心里一惊,的确有照相机,那是我在离开酒店的一刻装进去的,我想照张相后作为资料。我说是有。她要我拿出来看一下。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是孙悟空告诉她的。她说另外一个人也说神了。我对算命还是知道一点点,现在的算命一般都是这样说的,一个女的去算命,然后算命的跟她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有很多小人搞你的鬼,大家是不是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这样子的?他就会说很模糊的话,然后你总能往上套上去一点点。这个女孩玩得不是这个套路,她玩的是什么套路呢?一开始就说,你当过兵,那个人的确当过10年的兵。然后她揉眼睛又说,镜子不能挂在门后,把它取下来。我心里就想,这一招的确是险了一点点。我再看边上那个人,脸色发青,他家的确是在大门的后面放了一面镜子。然后她又说,你老婆是不是喜欢养小动物啊,养画画草草的?基本上是养一个死一个。她又说对了,真的是神啊!不过对这个东西,我们要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我在咨询室内是不可能用这个东西的,这些人的确是现在心理治疗师的祖宗。大概在200年前的时候,有人就从这种巫术里面提炼出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就叫催眠,实际上用的是暗示。弗洛依德在18几几年的时候就去巴黎学习催眠,相当于我们在什么地方去进修。他觉得催眠真是一个好东西,有一幅图大家看过吗?沙赫特催眠一个女病人,那张图片里有无数个病人,弗洛依德是作为学生一起参与的,他当时觉得很好,回到维也纳就用了催眠。用着用着就发现了催眠很大的毛病,催眠是医生有意地把一个东西植入病人的内心里面,弗洛依德在这个基础上就发明了自由联想和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把病人已经有的东西挖出来,催眠是丢进去,大家觉得两者之间是不是有本质的不一样啊?所以弗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引论》最后一节就讲到,催眠暗示和精神分析的区别,精神分析比暗示的效果更持久、更深刻。精神分析基本上涉及到人格的问题及重建,跟催眠时以催眠师为中心的治疗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这个是心理治疗划时代的变化。所以我刚才说催眠是精神分析他“爹”。如果你会精神分析的话,催眠你学不学都可以。但是你学了催眠,但没学精神分析,就等于把别人催眠催到朦胧状态,这不算很大的功夫,你催进去再说什么话,再朝哪个方面走,这就需要强大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好,到这里就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的、科学的心理治疗体系就建立了。我刚才在说“科学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我经常遇到一些大学教授啊,一些搞研究的人,他们想精神分析是不是科学,因为精神分析有好多是没办法实证的,它都是观察的结果。有一次我烦了,在去年弗洛依德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我当时就说精神分析不是科学,因为现代科学太落后,不配谈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是研究人的爱恨情仇的,跟科学没关系。可以这样说吗?如果两个人恋爱,你能把两个人的爱情量化吗?或者说我是怎么样爱我女儿的,这个可以量化吗?我估计在几百年之内都不太可能,即使是可能被量化了,但我都会坚决反对这样做,这是对我情感的侮辱。我只要知道自己爱谁就可以了,不需要你来做科学的检测。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真的是非常落后。我是从来不相信心理测量学那些东西的,而且从诊断学角度来说,永远都是我们最后给病人下诊断,而不是靠某一个心理测量的结果下诊断。我做诊断基本上不需要心理测量,最后判断这个病人到底是患什么疾病,肯定不是靠心理测量的结果,心理测量只能说是一面模糊的镜子。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又慢慢地发展出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东西。 刚才有同学问,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精神分析是看这个人是怎样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它的目光在过去;而人本主义呢,特别是马斯洛这样的人,他们会用非常清晰的语言说,,精神分析忽略了一个人此时此刻的雄心壮志和改变自己命运和性格的能力,这个就是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区别。人本主义是非常注重现在和未来的。但是这两个我也不觉得有矛盾,两个加起来就完美了,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都覆盖了。我一直都觉得学派之争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不同的学派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语言讲精神的不同的部分而已,它们加起来才会变得更加的完整。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区别。简单地说弗洛伊德搞的是个人潜意识,荣格搞的是集体潜意识。弗洛伊德搞得浅一些,而荣格搞的深一些。荣格的东西在人类学上使用得非常广泛。什么叫集体潜意识?就是远古传下来的、人类的共同的记忆。比如,我们这些人晚上的胆子小一些,白天的胆子大一些。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没有钢筋水泥的房子来保护自己,人类的体格不够其他动物健硕,视力在晚上又不好,所以晚上更易感到害怕。这些东西渗透到人类的心灵深处,所以现代人晚上胆子小些,有更多的恐惧。有个美国精神分析师人来中国访学,中国人招待他吃饭,桌上有堆积成山的吃不完的东西。这个美国人就分析说,中国人在集体潜意识中,中国人肯定有无数次的大饥荒,所以导致了食物的代偿性的需要。如果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区别用一个西瓜表示,那么西瓜最表面的薄薄的青颜色的一层皮,就是非常薄的意识层面,而里面就是潜意识。意识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或者说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说决定一个人能获得多大幸福和成就的,并不是他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是他的不知道的自己的部分,对他的作用应该更大一点。如果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成长环境差不多,学历差不多,但是两个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潜意识是不同的。或者说筛子上面留着的部分是意识,而流下去的部分是潜意识。青颜色的西瓜皮下面是白颜色的西瓜皮,大概厚1公分左右,这一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研究的个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指这个人也许是从胚胎期到他长大到6岁时所形成的性格特质或者心灵世界的元素。再往深走,就是供我们吃的囊,就是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如果外面青颜色和白颜色的皮破了之后就会露出来,典型的表现这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思维破碎、自己的思维被切入、被洞察等。深刻地反映了人在进化过程中所经受的刀光血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被大自然的侵入所造成的伤害,远远不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像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远远近近的战争,都是打得尸体成山、血流成河,这些东西也是可以渗透到人的集体潜意识里面的。需要强调的是,集体潜意识需要千万年的进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所谓的集体潜意识的。我的朋友是个精神科医生,他写了篇文章叫《论精神科医生的集体潜意识》,然后我就跟他说,这个精神科医生职业形成还短了点,不足以形成集体潜意识,只可以所是集体意识,比如说有点瞧不起人啊,自己有点疯疯癫癫诸如此类的。这个沉淀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一点。
还有人提出,精神分析是不是太虚幻了一点?其实精神分析是最实在的。有人作了一个定义,精神分析是一个观察的学问。大家还记得有10门功课不及格的一家3口,是用什么方法吗?全部都是精神分析的,但我只用了一个精神分析的技术——面质。我感觉到你在说你儿子的时候有过瘾的感觉,我就让你看一看并接受自己有这个过瘾的感觉就可以了。大家有没有看到分析的成分?这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实际存在的。所以精神分析这个名字要改成“精神面质”或者“精神真实”,或者是“精神观察学”。分析是越来越没有用的东西,我越来越反对分析。你随便编个东西,对他个人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你让他感受他的感受,并且承认,那很多改变就已经出来了。
另外,还有些词汇需要澄清一下。就是“精神”和“心理”有何区别。我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没什么区别。但是有的人会赋予精神这个词汇以灵魂的意义。灵魂从来都不是心理学所管的事情,灵魂应属于宗教。精神和心理完全是同一个词,你把精神分析翻译成心理分析也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分析心理学是指荣格的学派,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精神分析上分出来的,跟弗洛伊德的东西有点区别。
有人还高屋建瓴地问了一个问题,心理治疗和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我的一个朋友也高屋建瓴的目光。他说你们这一行啊,要是在某一个省,找一个省级的宣传部长,然后从个人的内心和谐入手来看社会和谐,把他闹一闹,引起胡锦涛的注意,升官发财估计就不是问题了。这绝对是一个角度,因为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单个人内心和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和谐,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的人际关系肯定也是不和谐的。这个世界上闹事的人都是些有病的人,他们把内心冲突折射到人际关系中间,这样就导致了社会之间的冲突。和谐的社会一定是要有和谐的个人所组成的。
还有人问,要做心理治疗,是不是自己要被分析过?答案是百分之百的。如果在德国要开业,你被分析过的时间必须是300个小时。我认识的德国的年轻的精神分析医生,他们都在被分析,很贵,而且很花时间。所以好多医生自己赚的钱不够,在周末的时候还要打一份工,然后才能维持这些被分析的费用。你有了上千个小时的理论和上千小时的实践,还有300个小时被分析的体验之后,你还得找11个有精神分析资格的人访谈,如果被1票否决,那你要重新来。也许重复多少次之后你就被封闭了,你就不能做精神分析了。我是精神分析协会的秘书长,正在制定中国的精神分析治疗师的标准。会长是肖泽萍。但是做这个事有点麻烦。我要跟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要很熟悉才行,这是弗洛伊德当年创办的,还任命荣格是第一任主席。我跟他们分管中国事务的联系了一下,要搞中国注册的精神分析师肯定要有特殊的政策。比如说被分析的时段数是50小时,搞5个人评估,当然也是匿名的1票否决。被分析是你完全以一个病人的身份在另一名治疗师那里被分析,我手头就有好几个研究生毕业的,已经在一线工作的,在我这里做自我体验。
精神分析经常被认为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但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3句话来概况精神分析:第一,精神分析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目前发现的、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我们丝毫不怀疑我们的后人会发明更好的工具,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精神分析之外,没有更好的工具了。以前我们对文化进行反省,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文革这样的事件呢?因为我们使用的工具不对。我看文学评论时,就要看它使用了什么样的工具,如果工具使用的不行的话,那我基本上认为它本身是不深刻的。完全凭直觉来分析一些东西,对精神分析来说实在是太浅了。你学了精神分析后看别的东西,你总觉得是在皮毛上面搞,而没有看到这个事情的本质。第二,精神分析只不过是个工具而已,它不属于信仰层面的。第三,赚钱容易些。在精神分析刚出现在法国的时候,法国人是非常反感的,因为如此强大的法兰西文化,他们有如此强大的自恋,他们对德国人的了解是“德国猪”,两国的世仇太深了。所以在精神分析发展的早期,如果一个法国人想学精神分析,基本上会被人认为蠢的像猪一样。但是后来在精神分析师的努力下,精神分析变成了法国上流社会非常出名的一个东西。如果一位社交界的女性,如果在一个高级沙龙中突然对大家说,“对不起,我现在要去看我的精神分析师了”,大家就会对她肃然起敬,认为她比较雅致。基本上就是我所说的那个“四有病人”,就是“有钱、有闲、有品味、有病”。如果你仅仅想迅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话,精神分析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你如果要摆出一个架势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肯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泰坦尼克号》中的露丝曾说过,人类为什么要制造如此庞然的大物,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男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炫耀自己的阴茎的强大,是夸大的需要的表现。我听到过对精神分析最深情的一句话是一个德国人和我们告别时在讲台上说的,说完后扭头就走。他说:“对于精神分析来说,人的一生实在是太短了。”老天设计人是设计得不好的,因为人用一生的时间来了解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人活到七、八十岁刚刚要了解自己的时候,马上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
精神分析是用来探索人的内心的世界的,用了这个工具就可以加速对我们内心的探索。但是了解精神分析本身已经是太短了。佛教实际上来说也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内心世界的,对不对?但是要了解佛教也是不可能的,佛教的书要全部读完,眼睛要瞎掉几次了。
在中国传播精神分析,要注意2点。第一,不能讲得太复杂,要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大家都能听明白什么是精神分析。在中国的文化中其实已经包含了精神分析,只不过它散着,而没有形成系统。第二,精神分析不能讲得太色情。经典的精神分析就是很色情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名字叫泛性论。特别我们在分析梦的时候,跟性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但是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和性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了。第一句话是潘隋明说的,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性学家。他说“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性的问题”。这句话看上去是有悖论的,但实际上却是非常精彩的一句话,大家要好好花时间反复琢磨。第二句话是我说的,分成两段。第一段是“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关系的一种”,关系是第一重要的,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一种很深的、没有边界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第二个半段是“性之所以不重要,因为它只是关系的一种而已。”荣格当年离开弗洛伊德就是为了“性”这个观点。精神分析只讲3个东西,“移情、逆向移情、阻抗”,精神分析专家就是讲“移情、逆向移情、阻抗”的。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里面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可以声称他不是在做精神分析,但是只要他在跟病人的接触中间处理的是移情、逆向移情和阻抗,那我们就说他在搞精神分析。”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明精神分析是干什么的,第二层意思说明弗洛伊德心胸比较宽广。国内有些人就认为自己搞的是正宗的精神分析,别人的都是不正宗的,而弗洛伊德认为只要你触及了这3项,就是在搞精神分析。所以好多人以自己在搞正宗的精神分析这个说法,来满足自己的自恋,我觉得恰好是他们过分自卑的表现。先看移情,一个人现实的人际关系是他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你看一个人真的不需要把他的脑袋打破,你只要看他现实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就可以了。有人问到自我成长,我教给大家的一个方法就是,你在纸上写一下你和重要人物的关系,然后你再看这些关系,你就知道你大概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可能会提示一些你看不到的一些盲点。你的内心世界会通过移情来表现出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在早年和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这就直接搞到内心世界如何形成的根子上去了。一个人的关系就是他的内心世界。禅宗有个故事,说是风在吹,潘在动,究竟是什么在动?有悟性的人会说是心动。佛也是这样的,它只看到了心动,但是没有回答,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精神分析恰好就是补了佛教那个缺陷,心就是一个人早年和父母相处的关系中来的,而且能精细到一个月之内发生了什么、180天时发生了什么,2岁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的。精神分析正的是对佛教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它告诉你心是从哪里来的。然后你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形成了这个心之后,这个心活着的一直的延续就会一直把它的关系投射出去,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然后有不同的命运,所以有不同的关系,会有不同的成就。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小手一点、一分到手~
支持你哈...................................
小白一个 顶一下
锄禾日当午,发帖真辛苦。谁知坛中餐,帖帖皆辛苦!
介是神马?!!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看帖要回,回帖才健康,在踩踩,楼主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