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鲤鱼跃龙门的机会?新高考,难道是寒门学子的拦路虎?!
2018年全国高考改革逐步启动,新高考逐渐拨开神秘的面纱进入了广大学子的面前。新高考的价值取向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
"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
"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
"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
"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
"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
从战略层面上来说,“一体四面”对人才培养、人才选拔来说是非常科学的。摒弃了中国从古至今“一考定终身”的规则,让优秀的学子能拥有更大的选择方向,多元人才选拔方式也更加人性化。但就社会需求表现来说,名校毕业生仍将会成为人才选拔的主旋律。所以,高考改革只是变了一种方式考试而已。从而衍生的其他的一些列文化培训、技能培训、自主招生等高中生服务需求不降反升。而作为家有考生的高中父母,将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在孩子高中阶段的学业上。
扩大考核面,寒门出学子将更加困难
新高考录取按平时学业成绩、高考分数和大学综合素质评价权重,挑战最大的是农村地区的考生。
目前,农村地区的考生受限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高中学校以分数论英雄等客观因素,凭借“头悬梁锥刺股”的韧劲和血性,博高考以好成绩,进入大学后再逐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规划自己的前途。这是多年以来寒门学子出人头地的主要方式。
但新高考不仅看高考分数,还看学业成绩、兴趣特长、综合素质等。这对于资讯不发达、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考生是非常大的冲击,他们不得不按照规定修改自己的学习规划和轨迹。多年的定性思维和教学资源匮乏决定了如此的改革对农村地区考生存在极大的打击。就比如世界杯足球赛,日本韩国在亚洲能鹤立鸡群,但与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考核面后优势荡然无存。
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与农村地区考生基本无缘
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形式是选拔具有特长的“偏才、怪才”。城市里面的学生从大多从幼儿园就开发各种兴趣特长,辅导老师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城市学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非常容易。农村地区考生参加此类特殊招生基本初审都无法通过。就综合素质而言,农村地区和城市的学生根本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自主招生等低分上名校的升学方式,基本与农村考生无缘。
在新高考改革的形式下,以前靠熬夜学习、血拼成绩以博上名校的路子越来越窄,寒门出学子的几率会越来越小。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