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高考压力辅导的一点思考
昨天有个朋友要我帮他查找一些关于教师压力方面的资料,今天就查找了一些,并做了个大概的浏览,再结合前段时间针对高考压力辅导方面的资料所作的一些初步探究,发现1.这些资料中大部分是都是针对一些普遍的压力源,当然,也有一部分资料对压力源做了更详细的区分;2. 针对压力源,做一些或冥想,或运动训练,或发泄;或音乐等放松训练,另外还有一些是针对压力方面不合理信念的纠正。这些资料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现在流行的快餐,打点滴或手术。压力是不好的东西,要拿掉,且快速拿掉。这种做法确实非常符合求助者的心理。再加上高考心理辅导多是在高考前几个月时间内做的,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又比较忙,无暇顾及,或者有种有病乱投医的求安慰的心理。高考辅导这类的,与其他的来访者还是有区别的,这里面有种应激或紧迫性。我想这也是在这些辅导很少见到精分的影子的原因之一。
难道精神分析真的不能做这种应激性或紧迫性的辅导吗?国内精分里首屈一指的人物曾奇峰有篇文章题目是“缓慢地奢侈着”针对这些考生岂不更加典型同时也更加需要。广州著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武志红也有篇文章题目是“温柔地对待你的疾病”。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申荷永有句话:心灵的事,要慢慢来。那么是什么让这些人这么不缓慢这么不温柔这么急迫呢?
如果我也这些考生中的一个的话,我是不是也会这样呢?我把自己放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回忆下我当时高考时的心态,还有考研时的状态,好像我都不会这样。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慢性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回避热门回避热闹场合的人,我更喜欢一个人来处理来面对。我之所以这样做,往往我早已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评估最坏的结果,我能够接受,那么我就慢了下来。
OMG!介是啥东东!!!
不错 支持一个了
天书奇谭,建议列为中文专业博士学位答辩翻译必考题目。
占位编辑
元芳你不懂爱,怎么看都不明白。
小手一点、一分到手~
哥不说话,哥用崭新的二手心相印纸巾,擦掉哥流到唇边的清涕.
看了一遍原文,不懂;又看了一遍原文,还是不懂。再看了一遍原文,实在不懂。最后看了一遍回帖,懂了我为什么不懂……于是我懂了,人有时候要学会放弃。
前排顶,很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