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家租客》:香港制造的纯正贺岁片
文/慕容天涯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数量之多,类型之繁杂几乎创造了一个记录。而众多影片鱼龙混杂的同时,也混淆了所谓“贺岁片”的概念。当《72家租客》齐聚百位港产明星,以观众并不陌生的方式演绎一个大团圆故事,并且港味十足的时候。这种真正回归“贺岁”二字的感觉可谓好极了。
在总导演曾志伟的人脉调动下,全片号称有174位明星出演。当然,大批观者面熟但名字却一时叫不出口的老熟人成为了主力。承袭邵氏经典《72家房客》的片名,依靠着众多TVB明星的客串。这个无伤大雅的热闹故事彷佛在宣告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香港制造”电影。影片以西洋菜街的变迁和商户间的冤家组成故事情节,上演了一出年终岁尾的欢喜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先期宣传中二位主演曾志伟和张学友仿佛平分秋色。但是观看全片后,几乎很多人都会对张学友扮演的角色印象更为深刻。张学友在这部片中,虽然一头花白假发扮相显老,且与王祖蓝以父子档出镜。但实则搞笑十足,肢体语言丰富。且将一个感情生活多年郁闷,生意上与冤家时时对立的人物演活了。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癫狂的人物给学友哥的演艺事业增添亮色了。而且其中一段他与王祖蓝之间父子模仿“张学友”的戏中戏模仿秀,几乎成为了这部喜剧电影的经典场面。这对于近期还有文艺片上映的歌神来说,可谓是极佳的预热。
而曾志伟的角色就显得更为熟络了。老家伙依旧活宝搞怪笑料百出。不能忽视的是影片对于一些经典华语电影场景的“戏仿”。港式幽默在这一刻发挥了极佳的威力。从早年王晶揶揄王家卫,彭浩翔解构港产经典等模式你可以得知,这种山寨并非是大陆片首开先河。片中一段上香并提点员工注意事项的发言,从节奏和台词上都像极了曾志伟成为大佬常客的那部《无间道》,而员工售卖手机时的话语,更是将“卧底”推荐音响的方法重现银幕。当然,说到山寨,钟嘉欣的一段“《叶问》”式勇斗匪徒更是从摄影到动作设计完全照搬。甚至之前烤白薯,之后“中国人”的全盘复制可谓令人捧腹。当镜头从上方给出一个对称的全景构图,几个小混混围住中间一人齐声呐喊时,你会体会这种再次解构后的快乐和惊喜。
当然,除去这些主要人物,王祖蓝与黄宗泽这般从银屏转战大银幕的“后起之秀”可谓颇为抢眼。前者自从在《保持通话》中一“娘”惊人后,就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这一次大量的被殴打戏份很是抢镜。后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已在港产爱情片里驾轻就熟的邓丽欣谈情说爱,虽无太大的创新,但是毕竟已经迈出了这坚实的一步。不过黄宗泽与梁天在片中对彪方言的一幕还是挺搞笑的,港人的北京话与内地老板的粤语相映成趣。只不过许久未见的梁天,和众多“合拍片”中的莫名内地演员一样,多少有点突兀。
当然,袁咏仪的出现依旧是港片迷的看点之一。只不过这一次虽然她牺牲扮相大量演绎了喜剧戏份,但是岁月的痕迹依旧明显。可是对于曾喜爱她,对靓靓风华无限记忆深刻的影迷,又怎会对这份岁月的礼物回避呢?至于徐子珊,华语导演终于发现她的现阶段“准确定位”了,从《家好月圆》这样的港产剧到“脱”胎换骨的《锦衣卫》,再到其乐融融的《72家租客》,她似乎都逃不开反派的命运……看样子我们还要在大银幕上多见识见识她的“阴狠毒辣”。
影片的全部过程为笑料为主牵制情节,其中涉及到众多这一年来的民生问题。比如时时挂在口中的金融危机,或者直接被嵌入情节,至今在港未破的高空抛掷腐蚀液体的恐怖事件。总体上给人以生活气息浓厚之感。这个案件将香港的大街小巷变成了蜘蛛网密布的钢筋水泥森林,地地道道的将“现代剥夺”在这样一个国际化大故事演绎得无比生动。
当然,我们还要对一些看上去较为简陋的布景,和为喜剧渲染而疯狂破坏节奏的港片特质包容。至于那所谓众多的“明星”,大部分时间也都是找彩蛋一般的游戏了。你很可能会在一群“半熟脸”中目不暇给,并跟着影片的嬉笑怒骂一路到底,无暇顾及情节的硬伤和疯狂的故事。
不过还好,当你只是为贺岁,《72家租客》就可以接受。因为它很纯正,港产的贺岁片也历来如此。八个字足以概括:癫狂嬉笑,无比热闹。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