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记者体验:一位精神疾病科医生的苦与乐

[复制链接]

记者体验:一位精神疾病科医生的苦与乐

梦空间 发表于 2013-9-15 02:14:31 浏览:  3278 回复:  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体验:一位精神疾病科医生的苦与乐

2013-9-11 10:08:04   新华网    李亚红
京市医管局推出“相约守护”体验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给医生当助手。记者近日跟随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睡眠门诊科主任医师王健出诊,体验医务人员的苦与乐。
回龙观医院心理睡眠门诊主要治疗轻度精神障碍患者,比如轻度抑郁、强迫症、焦虑症等。王健是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很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抑郁、失眠有时也会导致患者有自杀倾向。”王健说,对于来到这里的患者,要深入他们的内心并不容易。“其他疾病医生可以借助仪器设备找到病因,我们要进入患者内心,要在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很好的治疗关系,让他信任我。”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对每一位初次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要先了解病史、再做精神检查、最后做出诊断并进行心理干预,完成这一诊断过程,往往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患者觉得等候时间长、挂号困难,而医生也在门诊结束时疲惫不堪。

  与患者沟通时王健总是语速很慢,声音温和。“取得病人信任,仅靠这身白大褂不够,还要让病人感到你愿意替他解决问题,且有能力帮他解决问题。”王健说,“我说话的语气,说话的内容,病人能从里边感觉到我是否可信。”

  “病人很在意哪句话,得用心听才知道。”王健告诉记者,这样在诊断时才能问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运用专业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还有什么想跟我说的吗?”每当病人看完病将离开时,王健都要追问一句,“可能就诊过程中病人一直在纠结,他心底的某个想法到底要不要告诉医生,如果问一句推他一下,可能他就说了。有时候最后说的这几句话对他的治疗至关重要。”

  从事心理治疗20年的王健,感觉这些年精神疾病患者比以前多了,“各方面的压力太大,就会焦虑。”近年来,随着心理疾病患者的增多,王健频繁地外出讲课,法院、银行、监狱等部门都曾请他去给工作人员讲压力管理、情绪缓解管理等。“不久前,甚至有某地的动物园也来找我给员工们讲课,因为那里有些岗位压力很大。”

  当前,大医院的医生都很辛苦,门诊量很大。王健接诊时也碰到过敏感的病人,“他们在回答医生问题时受症状的影响,有时站起来就骂,甚至攻击我。”不过,“通过自己的治疗技术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有时候可以挽救一个欲自杀病人的生命,进而也挽救了一个家庭。”这让王健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青铜狂魔 发表于 2013-9-15 19:45:37 显示全部楼层
露脸啊,混个脸熟
冇故亊的人ゝ 发表于 2013-9-17 13:55:14 显示全部楼层
露脸啊,混个脸熟
再现理想 发表于 2013-9-18 13:31:51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孤傲的灵魂 发表于 2013-9-18 23:05:53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545350596 发表于 2013-9-29 10:20:06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爱浪漫的 发表于 2013-10-8 05:17:05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爱上生活 发表于 2013-10-11 09:41:14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汏錑迗後 发表于 2013-10-14 03: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哈...................................
百变小妖521 发表于 2013-10-14 09:47:53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一个 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