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表新主题
分享
开启左侧

伊家老店

[复制链接]

伊家老店

紫冰 发表于 2013-12-18 11:57:50 浏览:  2905 回复:  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篇文章围绕大瓮泉,写了三山寺、三清宫、陀颂碑等历史名胜及秀美的风光。其实大瓮泉及其周边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已形成扶余县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大瓮泉文化圈。是扶余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文化圈有更广阔的空间,更深厚的内涵需要去探索,去挖掘。笔者笔下这篇《伊家老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探寻到的故事可能有您未曾闻过的。
    辽金时期,拉林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河流。拉林河与松花江交汇的这一块三角形的冲积平原相对更为重要。滔滔的松花江与滚滚的拉林河是渔猎人的天堂,平坦肥沃的黑土地为农耕生产提供了有力条件。女真人选择开发这一宝地,这里自然就汇聚了大量的人口,有了众多古村落,奠定了女真人聚首于此誓师反辽的基础。
    随着金朝的灭亡,战争的硝烟焚毁了这片曾经富裕兴旺的土地,那是女真人的理想家园。六百年的荒废,六百年的沉寂,让这片昔日的繁荣之地变成了一片绿色生态之园。江河之水涨落完全按照它自己的规律,没人去控制它,限制它。各种植物也按照物种的规律自然地生长,一望无际的柳条通,海浪一样翻滚的绿草原。翱翔于空中的雁队,隐藏于草丛中的狼群,六百年还原了一个自然的生态世界。看看现在的世界,人类无处不在,地表体无完肤,它是多么需要有这六百年的修养啊!哪怕是六十年,也可以让它有喘息之机!
    清朝咸丰年间,又有一批人陆续走进这片绿洲,重又打破了它的宁静。这是一批闯关东者。就在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誓师地,大金得胜陀颂碑北两公里,拉林河畔台坎下,伊姓闯关东者定居下来。盖房搭屋时发现了很多古代老房子的基础痕迹,于是屯名便叫成了老宅子。其实,那里正是辽金时期女真人居住的村落遗址,在这块绿洲上有许多这一时期的古代遗址。
    随着整个东北的再次被开发,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交通也在随之发达。扶余那时有南北两条重要的公路,北线公路从当时处在西部的政治中心伯都讷厅治所(今宁江区)到长春岭,向东延伸到坎下,过拉林河通往双城、哈尔滨。可以说这条公路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跨省级公路。落户老宅子的伊家看到这条公路带来的商机,便在老宅子东北,这条公路边上盖了几间房,开了一个店。这是一个客店,五间土房,没有店名,因为是伊姓人家开的店,所以被叫成了伊家店。伊家店开店之初,只是接待一些江河两岸的过路客,多数是远途拉脚的大车。渐渐地游走四方的小商小贩,无家可归的花儿乞丐成了长住客。时间长了,就把伊家店叫成了伊家老店。伊家老店附近有居民住户搬来居住,形成了屯落,屯名就叫伊家店。偏居塞外的一个小客店,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天南海北的住客,讲述着天下的奇闻轶事,更不要小瞧了那些以乞讨为生的花儿乞丐,看着落魄,其实里面也是藏龙卧虎。有的能把“四书”、“五经”、“七侠”、“五义”、“三国”、“水浒”倒背如流,有的懂天文、识星相,说古论今,侃侃而谈。虽然他们才高八斗,然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那些小商小贩有的也是深藏不露,有的是平生善于经商,为了养家糊口,游走江湖,谋取利益;有的是为避祸端或身有命案,远走他乡以经营为掩护;还有的是身负什么特殊使命,扮作商旅,混迹下层社会查访民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深入民间采访,经常听到当地老人讲起一个神秘商人的故事。东北光复后,受党中央委派,一名党的干部从延安来到扶余,经常住在伊家老店。他以小商贩的身份作掩护,有时卖家谱、年画,有时又是盐商,深入民间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他就是1947年就任扶余县人民政府县长,后来担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家科委顾问等职务的武衡同志。老革命的足迹印在黑土地上,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伊家店是较早在这块绿洲上形成的屯落之一,清咸丰年间共有8个这样的屯落形成。之前,只有老西窝堡、西黄家是道光年间成屯的。清光绪年间大股人流涌向这块富庶的黑土地,形成一个大的开发潮,又有19个屯落形成。这些屯落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形成历史和民俗特点。如四马架屯形成是初来的四户人家搭建起四个被称作马架子的简易房,屯名叫成了四马架;桑树坨子屯开始叫桑家坨子,后因附近坨子上遍生桑树而逐渐叫成桑树坨子。宣统时期成一屯,民国至建国前又有9个屯落相继建成。建国后又成7个屯落。小小的一块三角地带,昔日的绿洲草原湿地、柳条通变成了鸡犬相闻屋舍俨然的村庄和阡陌纵横的万顷良田。
    跨过历史的河流,走过沧桑的春秋,伊家老店早已不复存在,成为历史,伊家店却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日伪时期曾设置伊家店村公所,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乡镇一级的常设机构驻地。1949年9月为扶余县九区政府驻地。1956年改设长春岭区伊家店乡。1958年为长春岭公社伊家店管理区。1962年为伊家店公社。1983年9月改为伊家店乡。进入新世纪,昔日的女真故地焕发了勃勃生机。追宗慎远,后来人经过了几百个春秋的耕耘,不断反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这块黑土地,利用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这块黑土地。2007年,扶余县为保护历史文物而专门设立的保护区——大金得胜陀颂碑保护区成立。2008年9月,伊家店乡再次选择更名,这是一次智慧的选择,一次文化旅途自然回归的选择,以沉积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名胜大金得胜陀颂碑为依据,更名为得胜镇,伊家店村同时更名为得胜村。一个国家级的大金得胜陀颂碑湿地保护公园应运而生,巍峨的大金得胜陀颂碑亭、典雅凝重气势恢弘的辽金历史陈列馆相继建成。打造文化品牌,展示辽金文化成果,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赋予了得胜镇一个新的历史使命。
    拉林河点滴记录着千古风流,松花江不停书写着古往今来。伊家老店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伊家店也完成了它那一时期的历史使命。得胜镇承接古韵开拓未来,汇聚了众多期待的目光。历史前行,得胜镇一定会谱写出更加浪漫的诗篇!正像一位文化名人所说的——不是因为离着近,而是眼光远!
信息来源:《松花江》2013.1  作者:何辉

谦谦君子 发表于 2014-10-4 20:2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能联系上作者吗?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点评

应该可以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5 21:47
紫冰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21:47:48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可以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