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健康误区太坑人!!躲过去你能活到一百岁!
进入老年后,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所变化和退化,病痛和不适常伴左右,因此,老年人是最关注健康的人群。但我国调查发现,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这就意味着老人们容易被一些谣言或误区蒙蔽。专家提醒,以下最坑老人的10个误区亟需澄清。 误区1:人老不服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误区2:木耳芹菜能降压 如何降血压是很多老年人关心的问题,但一些说法不太靠谱。最常听到的是“木耳芹菜能降压”。就怕老人轻信这类谣言,而不好好吃降压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损害大脑、心脏和肾脏。 误区3:头疼脑热不得了 很多老年人对疾病过于敏感,头疼脑热就担心自己得了大病。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无可厚非,但不要过于敏感,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疾病的心理。 误区4:勤俭节约太会过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老年人经历过艰苦岁月,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但若节俭过度就会有损健康。 误区5:输液预防脑卒中 初春、入秋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这两个时候输液。短期输液并不能预防脑卒中,只是给老年人一个心理安慰。 误区6:老了补牙是浪费 由于不重视保护牙齿,很多老年人的牙齿早早地脱落了,但却不当回事,认为“掉牙就像秋天的叶落”,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觉得镶牙或种牙浪费时间和金钱。 误区7:油盐不进降压降脂 盐和油并不是健康的敌人,适当食用不会有损健康,因噎废食反倒有害。老年朋友千万牢记一点,任何食物吃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健康。 误区8:晨练越早越好 凌晨四五点钟,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老人晨练的身影,但在专家看来,这并不是好事。 误区9:钙补得越多越好 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不喝碳酸饮料,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10:多吃补药能长寿 人到老年,生理功能逐渐减弱,适当进补可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但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缺什么补什么,不分体质和症状的乱补,可能导致其他疾病,适得其反。
页:
[1]